肝硬化患者肝脏大小通常会发生萎缩性变化,主要表现有肝右叶缩小、左叶代偿性增大、肝表面结节状改变、肝实质密度不均等特征。
1. 右叶缩小肝硬化进展期门静脉高压导致肝右叶血供减少,肝细胞广泛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使右叶体积显著缩小,超声检查可见右叶厚度小于正常值。
2. 左叶增大左叶可能出现代偿性增生肥大,尤其在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中更为明显,CT显示左叶体积超过正常范围,这是机体维持肝功能的代偿机制。
3. 表面结节晚期肝硬化肝脏表面形成大小不等的再生结节,触诊可发现肝脏边缘不规则,影像学检查显示肝包膜呈波浪状改变,结节直径多超过3毫米。
4. 密度异常肝脏实质因纤维化和脂肪变性呈现密度不均,CT值差异明显,可伴有肝内血管走行扭曲、肝裂增宽等继发改变,这些变化与肝功能减退程度相关。
肝硬化患者应定期进行肝脏超声或CT检查监测肝脏形态变化,同时严格戒酒并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避免进食坚硬粗糙食物以防食管静脉破裂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