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骨转移疼痛主要表现为持续性钝痛、夜间加重、活动后加剧,可能伴随病理性骨折或神经压迫症状。疼痛机制主要与骨质破坏、炎症因子释放、神经浸润及机械性压迫有关。
1、骨质破坏:肿瘤细胞侵蚀骨骼导致骨小梁断裂,刺激骨膜神经末梢。可遵医嘱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如唑来膦酸、帕米膦酸二钠,或靶向药物地诺单抗抑制破骨细胞活性。
2、炎症反应:肿瘤微环境释放前列腺素、白介素等致痛介质。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布洛芬可缓解炎症痛,严重时可联合弱阿片类药物曲马多。
3、神经浸润:肿瘤侵犯神经根或神经丛引发烧灼样痛。需采用抗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必要时联合阿片类缓释剂羟考酮。
4、机械压迫:椎体塌陷或肿块压迫脊髓导致放射性痛。需紧急评估放疗或椎体成形术,同时使用强阿片类药物吗啡缓释片控制爆发痛。
建议采用阶梯镇痛方案,定期评估疼痛程度,结合放疗、核素治疗等局部干预,同时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预防骨相关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