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异常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病因干预、定期复查等方式改善,通常由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等原因引起。
1、调整生活方式减少高脂饮食和酒精摄入,每日保证7小时睡眠,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通过减重5%-10%可显著改善指标。
2、药物治疗水飞蓟宾胶囊可稳定肝细胞膜,双环醇片能减轻炎症反应,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适用于重度异常者。需在消化内科医师指导下使用。
3、病因干预乙肝患者需长期服用恩替卡韦,酒精性肝病须严格戒酒。药物性肝损伤可能与抗结核药、解热镇痛药有关,表现为黄疸和乏力。
4、定期复查每3个月检测ALT、AST、GGT等指标,配合肝脏超声动态评估。肝硬化高危人群需增加甲胎蛋白和弹性成像检查。
日常可适量食用燕麦、枸杞、深海鱼、绿茶等护肝食物,避免腌制食品和动物内脏。出现皮肤黄染或腹水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