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通常无法自行恢复,但轻度抑郁症状可能通过心理调适和生活方式改善缓解。抑郁症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慢性压力等因素有关,需结合专业治疗干预。
部分患者处于抑郁发作初期时,若症状较轻且社会功能未明显受损,通过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社交支持等非药物干预,情绪可能逐步改善。阳光照射有助于调节褪黑素分泌,每日30分钟户外活动可辅助稳定情绪。认知行为疗法中的自助练习如情绪日记记录,也能帮助识别负面思维模式。
中重度抑郁症患者伴随持续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睡眠紊乱或自杀意念时,必须接受系统治疗。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盐酸氟西汀胶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药物需持续使用4-6周才能显效。重复经颅磁刺激等物理治疗对药物无效者具有补充疗效。当患者出现木僵状态或严重自伤行为时,改良电休克治疗能快速控制症状。
建议抑郁症患者定期进行PHQ-9量表自评,当评分超过10分或症状持续两周以上时需及时至精神科就诊。治疗期间应避免酒精摄入和熬夜,家属需协助监督用药并注意自杀风险信号。联合心理治疗与药物干预可使70%以上患者获得临床治愈,擅自停药可能导致复发风险增加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