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堵塞主要表现为腮腺区肿胀疼痛、进食后症状加重,可能由导管狭窄、结石或炎症引起。治疗方法主要有导管扩张术、内镜取石、抗炎治疗、唾液分泌促进和手术干预。
1、导管狭窄腮腺导管先天性狭窄或后天瘢痕形成会导致唾液排出受阻。典型表现为单侧腮腺反复肿胀,尤其在进食酸性食物时诱发疼痛。可通过唾液腺造影确诊,轻度狭窄可采用热敷按摩促进分泌,严重者需行导管扩张术。
2、结石形成唾液成分异常或分泌减少可能形成导管结石,阻塞部位多位于导管中段。症状呈阵发性加剧,触诊可能扪及硬结。超声检查可明确结石位置,较小结石可通过促唾液分泌药物排出,较大结石需采用内镜下取石术。
3、炎症反应细菌逆行感染或免疫因素可能引发导管炎症,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除局部红肿热痛外,可能伴发热等全身症状。急性期需使用头孢克洛等抗生素,慢性炎症可配合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治疗。
4、分泌异常干燥综合征等系统性疾病会导致唾液黏稠度增加。症状呈双侧持续性,常伴眼干等其他腺体受累表现。可口服毛果芸香碱刺激分泌,同时需治疗原发病,必要时进行人工唾液替代治疗。
5、肿瘤压迫腮腺或邻近组织肿瘤可能压迫导管导致机械性梗阻。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无痛性肿胀,可能伴面神经麻痹。CT检查可明确占位性质,确诊后需根据病理类型选择肿瘤切除术或放疗。
日常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脱水导致唾液浓缩。进食酸性食物刺激唾液分泌有助于导管通畅,但需注意口腔卫生预防逆行感染。出现持续肿胀或发热时应及时就诊,导管造影等检查前需禁食6小时。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导管通畅情况,肿瘤患者需长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