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通常不会主动伤害他人,但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情绪失控或间接影响他人。抑郁症是一种以持续情绪低落为核心症状的精神障碍,患者更常表现为自我伤害倾向而非攻击行为。
多数抑郁症患者会因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而回避社交,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对自身价值的否定和消极思维。这类患者往往沉浸于内心痛苦中,对外界攻击性较低,甚至可能因过度自责而刻意远离亲友。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易怒或情绪波动,但通常不会转化为实质性伤害行为,更多表现为言语急躁或沟通障碍。
当抑郁症伴随其他精神障碍或进入重度发作期时,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情绪失控现象。若合并躁狂发作或人格障碍,可能出现摔砸物品等破坏性行为,但直接人身伤害仍属罕见。产后抑郁症患者可能在病情严重时对婴儿产生伤害风险,这种情况需要医疗干预。
若发现抑郁症患者出现攻击倾向或自伤行为,应及时联系精神科医生。日常接触中应保持耐心,避免刺激患者情绪,鼓励其坚持规范治疗。抑郁症通过药物和心理治疗可获得较好控制,早期干预能有效预防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