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氧饱和度是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占总血红蛋白的百分比,反映机体供氧状态,其水平受呼吸功能、循环状态、环境氧浓度等因素影响。
1、呼吸系统功能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等会导致肺泡气体交换障碍,引起血氧饱和度下降。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等症状,需通过氧疗或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改善通气。
2、心血管功能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会降低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患者可能伴随下肢水肿、活动耐力下降,需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减轻心脏负荷,严重者需进行血运重建手术。
3、血红蛋白质量贫血、一氧化碳中毒等情况会减少血红蛋白携氧能力。缺铁性贫血患者可补充琥珀酸亚铁片,同时需增加红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元素食物的摄入。
4、环境氧分压高原地区或密闭空间氧分压降低时,血氧饱和度会生理性下降。进入高原前可逐步适应,必要时携带便携式制氧机,避免剧烈运动诱发高原反应。
5、监测技术因素末梢循环不良、指甲油、测量部位选择不当可能导致指脉氧监测数值偏差。寒冷环境需保暖后测量,避免在涂有深色指甲油的手指进行检测。
日常可通过腹式呼吸训练增强肺功能,吸烟者应尽早戒烟。存在基础疾病者需定期监测血氧,若静息状态下血氧饱和度持续低于95%,或出现明显气促、意识模糊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合理膳食补充富含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如深海鱼、绿叶蔬菜,有助于维持血红蛋白正常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