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耳鼻喉科

孩子腺样体肥大住院切除3天了现在出院了

| 2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梁凤和
梁凤和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立即预约
王家东
王家东 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腺样体肥大造成的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

腺样体肥大可能导致分泌性中耳炎,常见症状包括耳闷、听力下降和耳鸣。治疗需结合腺样体肥大的病因,采取药物、手术或物理治疗,同时注意生活习惯调整。 1、腺样体肥大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 腺样体位于鼻咽部,肥大时会阻塞咽鼓管开口,影响中耳腔的通气和引流,导致中耳腔内积液,形成分泌性中耳炎。常见症状包括耳闷、听力下降、耳鸣,儿童可能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或语言发育迟缓。 2、腺样体肥大的病因 腺样体肥大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反复感染、过敏反应和环境刺激。儿童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容易因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导致腺样体肥大。空气污染、二手烟等环境因素也会加重病情。 3、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减轻腺样体炎症,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控制感染,黏液溶解剂(如氨溴索)帮助排出中耳积液。 - 手术治疗:对于反复发作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腺样体切除术或鼓膜置管术,改善中耳通气。 - 物理治疗:通过咽鼓管吹张术或鼻腔冲洗,促进中耳积液排出,缓解症状。 4、生活习惯调整 - 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增强免疫力,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 环境改善: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尘螨、花粉),减少二手烟暴露。 - 运动建议: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游泳、跑步)增强体质,减少呼吸道感染风险。 腺样体肥大引起的分泌性中耳炎需及时干预,避免长期听力损伤。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尽早就医,根据医生建议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同时,通过调整饮食、改善环境和加强锻炼,可有效预防疾病复发。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肝大 炭疽 肠粘连 脑梗塞 脊柱骨折 颈动脉瘤 输尿管损伤 多形性脂肪瘤 副球孢子菌病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