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中医认为:肝肾不足,筋骨失荣,是骨刺形成的内因。足跟部位如遇劳损或风寒湿邪侵袭等诱因,导致足跟部气血循行不畅,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治宜温经通络,祛风散寒,补益肝肾。
中药治疗跟骨骨刺组方一:中药店买50克红花浸泡在500克米醋中,一周后便可用来涂擦患部,使其软化、消除。如果严重者,多制作几次使用,效果更佳。
中药治疗跟骨骨刺组方二:
红花、当归、制乳香、制没药、寻骨风、伸筋草、透骨草、五加皮、威灵仙、丝瓜络各等份,川牛膝30克
使用方法:
将诸药装布袋内放砂锅内煎熬,煎沸后15分钟左右将药液倒进盆内,将患处放在熏蒸,待药液温度可耐受时将患处放药液内浸泡。一天2次。十天为一个疗程。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骨刺专题:http://www.fh21.com.cn/guke/guc/
跟骨骨刺的药物治疗需结合症状严重程度选择非甾体抗炎药、软骨保护剂或局部注射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硫酸氨基葡萄糖等,具体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非甾体抗炎药:
双氯芬酸钠和塞来昔布是临床常用缓解跟骨骨刺疼痛的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炎症反应。这类药物适用于急性期疼痛明显时,需注意胃肠道不良反应,长期使用可能增加心血管风险。
2、软骨保护剂:
硫酸氨基葡萄糖可促进软骨基质修复,延缓关节退变进程。作为慢性期基础用药,需连续服用2-3个月才能显效,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轻度胃肠不适。
3、局部注射治疗:
对于顽固性疼痛可采用糖皮质激素局部封闭治疗,能快速缓解炎症和水肿。但每年注射次数不宜超过3-4次,多次注射可能造成肌腱变性。
4、中药制剂:
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如痹祺胶囊可改善局部微循环,配合西药使用能增强疗效。使用前需辨证施治,避免与西药发生相互作用。
5、辅助用药:
维生素D和钙剂可改善骨代谢,特别适合合并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需定期监测血钙水平,避免过量补充导致异位钙化。
跟骨骨刺患者日常应选择软底缓冲鞋,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体重超标者需控制饮食减轻足部负荷,推荐游泳、骑自行车等非负重运动。每日可进行足底筋膜牵拉训练,用网球滚压足底5-10分钟。饮食注意补充富含抗氧化物质的深色蔬菜和浆果,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明显活动障碍时,需及时复查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