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您好:
通常女性过了45岁、男性过了50岁,在阅读、书写、缝纫、织补或做其他近距离视物工作时,眼睛会感到模糊不清,总得离远点才觉得清楚。
如果原来有低度近视,尽管戴近视镜时远处景物清晰依旧,但阅读书写时却不能像以前那样“历历在目”,摘掉眼镜反而看得真切,这就是花眼,医学上称之为老视。说明此时就该配戴老花镜了。老花眼并不是随便找个老花镜戴上就行了,而是很有讲究的。
目前配老花镜处方有两种:一种是在看近(33cm)清楚的眼镜度数上,再加1/3的调节力作储备用;另一种是采用看清近距离(33cm)最低的镜度。许多老年人的实践证明,以后者为好。
戴老花镜的原则:如果还可以看近,就尽量晚戴;低度能看则不戴深度镜。一般眼睛初花戴75~100度,以后每年酌增50度,直到70岁为止。配戴花镜应先验光,以免因自身屈光因素影响造成配镜不合适或初戴花镜度数太大,陷于越戴越深的状态,引起睫状肌蜕变,损害视力。所以,老花眼者选戴合适的老花镜,才有益于眼睛保健,有利于生活和工作的方便。
老年人听力下降可通过配戴助听器改善。听力下降可能由年龄增长、耳部疾病、噪音暴露、药物副作用、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助听器能够有效放大声音,帮助老年人更好地参与日常交流,提升生活质量。
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耳蜗毛细胞逐渐退化,导致听力下降。配戴助听器可以弥补听力损失,增强声音感知能力,建议选择数字助听器,调节频率更精准。
2、耳部疾病:中耳炎、耳硬化症等疾病可能导致听力下降。助听器可以辅助听力恢复,但需先治疗原发疾病,避免病情加重。
3、噪音暴露:长期暴露于噪音环境会损伤听力。助听器可以帮助老年人重新听到清晰的声音,同时建议远离噪音环境,保护剩余听力。
4、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能损害听力。使用助听器可以改善听力问题,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减少对听力的进一步影响。
5、遗传因素:家族性听力损失可能与遗传有关。助听器是改善听力的有效手段,建议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及时调整助听器设置。
老年人听力下降后,除了配戴助听器,日常饮食中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12、锌的食物,如鱼类、坚果等,有助于保护听力。适量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耳部供血。保持耳部清洁,避免使用棉签等工具清理耳道,减少感染风险。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及时调整助听器设置,确保听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