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神经炎和耳石症可通过发病机制、典型症状及诱发因素进行区分。
前庭神经炎多由病毒感染前庭神经引起,表现为突发严重眩晕伴恶心呕吐,症状持续数天至数周,头部活动时眩晕加重但无听力下降。耳石症则因耳石脱落至半规管导致,眩晕多在头位变化时发作如起床、翻身,每次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典型表现为短暂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炎患者常伴自发眼震且方向固定,耳石症眼震具有潜伏期和疲劳性特征。
眩晕发作时可尝试Epley复位法鉴别,耳石症复位后症状多立即缓解。前庭神经炎需通过前庭功能检查确诊,必要时需进行头颅MRI排除中枢性病变。两种疾病均需避免剧烈头部运动,耳石症患者睡眠时可垫高枕头减少复发。
耳石症复位后可能会复发,但多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长期缓解。
耳石症复发与多种因素有关。部分患者因耳石复位不彻底或存在耳石代谢异常,可能在数周至数月内复发头晕症状。高龄、骨质疏松、头部外伤史患者复发概率相对较高。复位后未遵医嘱避免剧烈头部运动或未及时补充维生素D也可能增加复发风险。复发时症状通常较初次发作轻微,表现为短暂性眩晕伴眼球震颤,持续时间多在1分钟以内。
少数患者可能因内耳结构异常或梅尼埃病等基础疾病导致反复发作。这类患者需完善前庭功能检查排除继发病因,必要时联合药物治疗如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改善内耳微循环。对于频繁复发者,可考虑前庭康复训练增强平衡代偿能力。
日常应避免快速转头、弯腰等动作,保证充足睡眠并控制血压稳定。若眩晕反复出现或伴随听力下降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