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双氧水洗伤口出现泡泡通常不是因为脓液,而是双氧水与伤口组织中的过氧化氢酶发生反应产生氧气。脓液的存在可能增强气泡现象,但并非主要原因。
双氧水接触伤口时,会迅速分解为水和氧气,这一过程由人体组织中的过氧化氢酶催化。氧气以微小气泡形式释放,形成肉眼可见的白色泡沫。这种反应在清洁伤口时有助于松动坏死组织和异物,属于正常现象。若伤口存在较多脓液,脓液中的蛋白质和酶可能加速双氧水分解,使气泡更明显,但气泡本身不能作为判断脓液多少的依据。
极少数情况下,当伤口感染严重且含有大量厌氧菌时,这些细菌可能分泌过氧化氢酶,导致双氧水异常剧烈反应。此时常伴随伤口红肿、疼痛加剧、分泌物异味等感染征象,需及时就医处理。普通清洁伤口时,双氧水浓度不宜超过3%,避免过度使用导致正常组织损伤。
日常伤口护理建议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双氧水仅适用于初期消毒。避免反复使用双氧水刺激伤口,愈合期可改用碘伏等温和消毒剂。若伤口持续渗液、发红或疼痛超过3天,或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应及时至外科或急诊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