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额窦囊肿不是鼻窦炎,两者在病因、症状及治疗上存在差异。上额窦囊肿是上颌窦内充满液体的囊性病变,而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炎症反应。
上额窦囊肿通常由鼻窦开口阻塞导致黏液积聚形成,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偶有面部压迫感或头痛。鼻窦炎多由病毒、细菌感染或过敏引发,常伴随鼻塞、脓涕、头痛及嗅觉减退。影像学检查中,囊肿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圆形阴影,鼻窦炎则显示黏膜增厚或液平面。
上额窦囊肿若体积较小可定期随访,增大压迫周围组织时需手术切除。鼻窦炎急性期以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及黏液促排剂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为主,慢性反复发作者可能需功能性鼻内镜手术。
日常应保持鼻腔清洁,避免过敏原接触,出现持续鼻部不适建议尽早就诊明确诊断。
儿童鼻窦炎可能会引起耳朵疼,通常与炎症扩散或咽鼓管功能障碍有关。
儿童鼻窦炎急性发作时,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可能阻塞咽鼓管开口,导致中耳通气障碍,引发耳闷、耳痛甚至渗出性中耳炎。部分患儿因鼻咽部分泌物经咽鼓管逆流至中耳腔,诱发细菌感染,出现急性中耳炎,表现为剧烈耳痛、听力下降或耳道流脓。
少数情况下,鼻窦炎合并腺样体肥大时,腺样体压迫咽鼓管咽口,进一步加重中耳负压和积液,形成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长期未干预可能影响儿童语言发育和听力。
建议家长及时带患儿到耳鼻喉科就诊,通过鼻内镜或耳镜检查明确诊断。日常需保持鼻腔清洁,避免用力擤鼻,可遵医嘱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