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病人康复期针灸可能有一定辅助作用,但需结合规范治疗。
针灸作为传统中医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能帮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对于脑血栓后遗留的肢体麻木、肌力下降等症状,部分患者在接受规范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的同时配合针灸,可能观察到运动功能或感觉异常的缓解。临床常用穴位包括足三里、合谷、曲池等,需由专业中医师根据个体情况选穴操作。
但需明确针灸不能替代溶栓、抗凝等关键治疗,尤其急性期必须优先进行西医急救处理。对于存在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皮肤感染或极度虚弱的患者,针灸可能存在出血或感染风险。疗效也存在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可能对针刺刺激不敏感。
康复期间建议在神经科和康复科医生指导下制定综合方案,针灸可作为辅助手段尝试。同时需坚持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等现代康复方法,并严格控制血压、血糖等基础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