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三项通常是指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这三个关键指标。
1、空腹血糖空腹血糖是指至少8小时未进食后测量的血糖值,正常范围在3.9-6.1毫摩尔每升。该指标反映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若空腹血糖超过7.0毫摩尔每升可能提示糖尿病。检测前需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保持正常作息。
2、餐后2小时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是从进食第一口开始计时2小时后测量的血糖值,正常值应低于7.8毫摩尔每升。这项指标能评估胰岛β细胞对糖负荷的反应能力,当数值超过11.1毫摩尔每升时具有诊断意义。检测时应按日常习惯进食,避免刻意减少食量。
3、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正常值为4%-6%。该指标不受短期饮食或运动影响,是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的金标准。数值超过6.5%可作为糖尿病诊断依据,定期监测有助于调整治疗方案。
这三项指标在糖尿病筛查和监测中各具价值。空腹血糖适合初筛,餐后血糖能发现早期糖耐量异常,糖化血红蛋白则用于疗效评估。建议高风险人群每年检测,确诊患者每3-6个月复查。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规律进行有氧运动,遵医嘱用药并定期监测血糖变化。出现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ACTH指的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由脑垂体分泌,主要调控肾上腺皮质功能。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如皮质醇。其分泌受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调控,同时受血液中皮质醇水平的负反馈调节。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ACTH分泌增加,促进皮质醇释放以应对压力。临床上通过检测ACTH水平可辅助诊断库欣综合征、艾迪生病等内分泌疾病,常与皮质醇检测联合进行。
日常需注意规律作息和压力管理,避免内分泌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