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哮喘

哮喘急发时该如何应对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朱振国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如何应对宝宝奶粉过敏

宝宝奶粉过敏可通过更换水解蛋白奶粉、母乳喂养、使用氨基酸配方奶粉、就医排查过敏原、加强皮肤护理等方式应对。奶粉过敏通常由牛奶蛋白过敏、遗传因素、免疫系统异常、肠道屏障功能不完善、过早接触配方奶等原因引起。

1、更换水解蛋白奶粉

深度水解蛋白奶粉将牛奶蛋白分解为小分子肽段,显著降低致敏性。适用于轻中度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幼儿,可满足基本营养需求。选择时应认准国家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标识,避免使用部分水解奶粉替代。转奶需循序渐进,观察是否出现呕吐或湿疹加重。

2、母乳喂养

母乳含有的乳清蛋白更易消化吸收,且含有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等保护成分。哺乳母亲需严格回避牛奶及奶制品,注意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若母乳不足可搭配氨基酸配方奶粉,避免混合普通配方奶粉喂养。持续母乳喂养至2岁以上有助于降低远期过敏性疾病风险。

3、氨基酸配方奶粉

完全由游离氨基酸组成,彻底规避过敏原,适用于重度牛奶蛋白过敏或多种食物过敏患儿。这类奶粉具有苦味,初期喂养可能需少量多次适应。长期使用需监测生长发育指标,满6个月后可在医生指导下尝试深度水解奶粉转奶。

4、就医排查过敏原

需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确认过敏原。严重过敏反应需配备肾上腺素笔应急处理。合并湿疹或哮喘时应同步治疗,避免形成过敏进程。定期随访评估耐受性建立情况,多数患儿3-5岁可逐渐耐受牛奶蛋白。

5、加强皮肤护理

过敏常伴随特应性皮炎,需使用无香精低敏润肤霜每日涂抹。洗澡水温控制在37℃以下,时间不超过10分钟。衣物选择纯棉材质,避免羊毛等粗糙面料摩擦。修剪指甲防止抓伤,夜间可戴棉质手套。合并感染时需外用抗生素软膏。

家长应记录饮食日记,观察辅食添加后的反应,初期避免鸡蛋、花生等高致敏食物。保持居住环境清洁,控制室内湿度在50%左右。定期进行生长发育评估,必要时补充维生素D和铁剂。就医时携带既往过敏反应记录,便于医生制定个体化管理方案。随着免疫系统发育完善,多数儿童学龄前可建立口服免疫耐受。

相关科普 更多

病因 症状 用药 护理 诊断 饮食 概况 治疗
从小哮喘是什么原因

从小哮喘是什么原因

引起哮喘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哮喘的原因有哪些

左乳房上方哮喘疼痛的原因是什么

左乳房上方哮喘疼痛的原因是什么

过敏性哮喘变异性哮喘什么原因导致

过敏性哮喘变异性哮喘什么原因导致

过敏引起的哮喘有什么症状

过敏引起的哮喘有什么症状

哮喘的症状能治好吗

哮喘的症状能治好吗

哮喘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吗

哮喘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吗

婴儿哮喘的症状

婴儿哮喘的症状

小儿哮喘的常备用药有哪些

小儿哮喘的常备用药有哪些

西医治疗哮喘的常用药物

西医治疗哮喘的常用药物

支气管哮喘常用药

支气管哮喘常用药

哮喘气雾剂有哪些药?治疗哮喘可使用这4种气雾剂

哮喘气雾剂有哪些药?治疗哮喘可使用这4种气雾剂

如何进行儿童哮喘的家庭护理和自我管理

如何进行儿童哮喘的家庭护理和自我管理

老年过敏性哮喘患者的护理怎么做?详解3大护理方法

老年过敏性哮喘患者的护理怎么做?详解3大护理方法

如何护理好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支气管哮喘的6种方法

如何护理好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支气管哮喘的6种方法

哮喘患者要怎么样护理身体呢?哮喘患者必备的4条护理知识

哮喘患者要怎么样护理身体呢?哮喘患者必备的4条护理知识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儿童哮喘的辅助诊断方法有哪些?

儿童哮喘的辅助诊断方法有哪些?

老年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老年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喘息性支气管炎与哮喘有什么区别?什么是支气管炎

喘息性支气管炎与哮喘有什么区别?什么是支气管炎

哮喘能吃海带丝吗

哮喘能吃海带丝吗

哮喘病能吃海带吗

哮喘病能吃海带吗

哮喘可以喝牛奶吗

哮喘可以喝牛奶吗

哮喘可以吃燕窝吗

哮喘可以吃燕窝吗

16岁哮喘还能好么

16岁哮喘还能好么

先天哮喘病是怎么回事

先天哮喘病是怎么回事

哮喘会引起呼吸急促吗

哮喘会引起呼吸急促吗

刺激性哮喘是怎么回事

刺激性哮喘是怎么回事

变异性哮喘有哪些治疗方法

变异性哮喘有哪些治疗方法

变异性哮喘怎么样治疗

变异性哮喘怎么样治疗

哮喘七种食物碰不得 吃什么药治疗

哮喘七种食物碰不得 吃什么药治疗

哮喘病吃什么食物治疗

哮喘病吃什么食物治疗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腹内疝 高钾血症 慢性肝炎 创伤性膈疝 肝棘球蚴病 巩膜葡萄肿 桡神经麻痹 成人斯蒂尔病 慢性支气管炎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