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常见病包括感冒、腹泻、湿疹、鹅口疮和尿布疹等。这些疾病多由环境、饮食或生理发育不完善等因素引起,家长可通过日常护理和适当医疗干预帮助缓解症状。
1、感冒:婴儿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家长可通过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适当增加饮水量缓解症状。若症状加重或持续,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儿童专用感冒药,如布洛芬混悬液5ml/次或对乙酰氨基酚滴剂0.5ml/次。
2、腹泻:婴儿腹泻常见于消化不良或感染,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稀薄。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的婴儿可暂时更换为无乳糖配方奶粉。若腹泻严重,医生可能建议口服补液盐每袋溶于250ml温水或使用蒙脱石散1袋/次。
3、湿疹:婴儿湿疹多与皮肤屏障功能不完善或过敏有关,表现为皮肤红斑、瘙痒。家长可使用温和的婴儿润肤霜保持皮肤湿润,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护用品。若症状严重,医生可能建议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每日1-2次或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糖浆2.5ml/次。
4、鹅口疮:鹅口疮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口腔黏膜白色斑块。家长可使用温水清洁婴儿口腔,避免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1ml/次,每日4次或氟康唑口服溶液3mg/kg,每日1次进行治疗。
5、尿布疹:尿布疹多因尿布摩擦或尿液刺激引起,表现为臀部皮肤红肿、糜烂。家长需勤换尿布,保持臀部皮肤干燥,可使用氧化锌软膏每日2-3次保护皮肤。若症状严重,医生可能建议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每日3次或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颗粒125mg/次,每日3次。
日常护理中,家长需注意婴儿的饮食卫生,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增强婴儿免疫力。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病因主要有胆道疾病、酒精性因素、高脂血症、胰管梗阻、药物或毒物刺激等。急性胰腺炎是胰腺组织自身消化引发的炎症反应,需及时干预避免进展为重症。
1、胆道疾病胆结石或胆道感染是急性胰腺炎的首要病因。胆囊结石嵌顿于胆胰共同通道时,可导致胰液排出受阻,激活胰酶引发胰腺自体消化。患者常伴随右上腹绞痛、黄疸等症状。治疗需解除梗阻,如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配合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乌司他丁注射液等抑制胰酶分泌。
2、酒精性因素长期大量饮酒可直接损伤胰腺腺泡细胞,促使胰蛋白酶原提前激活。酒精代谢产物还会增加胰管通透性,诱发炎症级联反应。此类患者多存在慢性酒精摄入史,需严格戒酒并使用注射用甲磺酸加贝酯等蛋白酶抑制剂。
3、高脂血症血清甘油三酯超过11.3mmol/L时,脂质微栓可阻塞胰腺微循环,同时游离脂肪酸对腺泡细胞产生毒性。常见于家族性高脂血症或糖尿病代谢紊乱患者,需通过血浆置换快速降脂,配合非诺贝特胶囊调控血脂。
4、胰管梗阻胰管肿瘤、先天性胰管畸形或寄生虫感染可造成胰液排泄障碍。胰管内压力升高导致腺泡破裂,胰酶渗入间质引发炎症。影像学检查可见胰管扩张,治疗需解除梗阻原因,必要时行胰管支架置入术。
5、药物或毒物刺激硫唑嘌呤片、呋塞米片等药物可能直接毒性损伤胰腺组织,蝎毒等生物毒素也可通过激活激肽系统诱发炎症。临床表现为用药后突发腹痛,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使用注射用奥曲肽抑制胰液分泌。
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绝对禁食至腹痛缓解,逐步过渡至低脂流质饮食。恢复期需避免暴饮暴食及酒精摄入,高脂血症患者需长期控制血脂水平。定期复查胰腺CT及血液生化指标,警惕假性囊肿等并发症发生。出现持续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