霰粒肿溃破过程通常表现为睑板腺囊肿逐渐增大后自行破溃排出分泌物。霰粒肿是睑板腺出口阻塞引发的慢性非感染性肉芽肿性炎症,溃破过程可分为囊肿形成期、炎症进展期、破溃排出期三个阶段。
1、囊肿形成期睑板腺分泌物潴留形成无痛性硬结,质地坚硬且与皮肤无粘连。此阶段可持续数周至数月,囊肿表面结膜呈暗红色或灰蓝色隆起,患者多无自觉症状,部分可能出现轻微异物感。眼科检查可见睑结膜面局限性充血,触诊可及黄豆至豌豆大小包块。
2、炎症进展期继发细菌感染时出现急性炎症反应,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等典型体征。囊肿体积迅速增大压迫周围组织,可导致眼睑水肿和睁眼困难。感染严重者可能伴随同侧耳前淋巴结肿大,此时结膜面充血明显并出现黄色脓点,提示即将破溃。
3、破溃排出期囊肿顶端变薄后自行破溃,黄白色脂质样内容物经结膜面或皮肤面溢出。结膜面破溃常见胶样分泌物排出,皮肤面破溃可能形成肉芽组织或遗留瘘管。破溃后炎症逐渐消退,但囊壁未彻底清除可能复发。部分病例破溃后形成瘢痕导致睑缘变形。
霰粒肿溃破后需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继发感染,可用生理盐水轻柔擦拭分泌物。热敷有助于促进残余分泌物排出,每日3-4次每次15分钟为宜。避免挤压囊肿以防炎症扩散,若破溃后持续流脓或形成经久不愈的瘘管,应及时就医行刮除手术。饮食宜清淡,减少高脂食物摄入以降低睑板腺分泌黏稠度,注意用眼卫生和睑缘清洁可预防复发。
龋齿的病变过程通常分为釉质龋、牙本质龋和牙髓炎三个阶段。
龋齿最初表现为釉质表层脱矿,形成白垩色斑块。此时牙釉质内部晶体结构开始溶解,但尚未形成明显龋洞。随着细菌代谢产酸持续侵蚀,病变突破釉质进入牙本质层,形成肉眼可见的龋洞。牙本质小管结构为细菌扩散提供通道,龋坏范围迅速扩大。当病变穿透牙本质深层接近牙髓时,细菌毒素可引发牙髓充血乃至不可逆性牙髓炎,伴随剧烈自发痛。若未及时治疗,感染将进一步扩散至根尖周组织,导致根尖周炎或颌骨骨髓炎。
日常应注意早晚使用含氟牙膏刷牙,餐后使用牙线清洁邻面,并定期进行口腔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