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描述
灰指甲可能引发局部感染扩散、影响日常生活质量、增加心理负担。
灰指甲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甲板或甲床病变,常见致病菌为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真菌在甲板下繁殖会导致甲板增厚、变色、分层,严重时出现甲板脱落。长期未治疗的灰指甲可能通过皮肤微小破损引发足癣、手癣等周边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还可能发生真菌性败血症。甲板变形会干扰精细动作操作,如系鞋带、敲键盘等,部分患者因外观问题回避社交活动。反复发作的灰指甲可能引发焦虑情绪,特别是需要暴露足部的职业或场合。
建议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与他人共用指甲剪等物品,出现甲板异常及时到皮肤科就诊。
灰指甲一般可通过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治疗等方式治疗。
灰指甲可能与真菌感染、甲外伤、免疫低下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甲板增厚、变色、分层等症状。外用药物如盐酸阿莫罗芬搽剂、环吡酮胺乳膏、联苯苄唑乳膏等可直接作用于患处抑制真菌。口服药物如特比萘芬片、伊曲康唑胶囊、氟康唑胶囊等通过全身吸收杀灭病原体。物理治疗包括激光治疗和病甲清除术,适用于顽固性或严重甲损。治疗期间需保持患处干燥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建议穿宽松透气的鞋袜,避免与他人共用指甲剪等个人物品,定期消毒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