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可能会得抑郁症,通常称为产前抑郁症或围产期抑郁症。产前抑郁症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心理压力、既往抑郁病史等因素有关,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等症状。
怀孕期间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剧烈波动,可能直接影响大脑神经递质平衡,增加抑郁风险。部分孕妇对胎儿健康过度担忧,或面临工作家庭双重压力,容易产生持续焦虑。既往有抑郁症病史的孕妇复发概率较高,需特别关注情绪变化。经济负担、婚姻关系紧张等社会心理因素也可能诱发抑郁状态。妊娠并发症如妊娠剧吐、妊娠期糖尿病等疾病带来的身体不适,会进一步加重心理负担。
少数孕妇可能出现严重抑郁症状,如持续两周以上的绝望感、自杀念头、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等。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孕期可能出现躁狂和抑郁交替发作。遭受家庭暴力或重大创伤事件的孕妇发生抑郁的概率显著增高。某些抗癫痫药、激素类药物使用期间也可能诱发抑郁症状。
孕妇出现抑郁症状时建议及时到产科或心理科就诊,轻度抑郁可通过心理咨询、正念训练等方式改善,中重度可能需要专业心理治疗。家属应给予充分情感支持,帮助孕妇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避免自行服用抗抑郁药物,任何治疗方案都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产检时主动向医生反馈情绪状态,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处理抑郁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