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肛肠科

蛔虫性肠梗阻如何预防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李辉
李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蛔虫性肠梗阻是指什么

蛔虫性肠梗阻是指蛔虫在肠道内大量聚集或扭结成团导致的机械性肠梗阻,属于寄生虫感染并发症。主要表现有腹痛腹胀、呕吐、排便排气停止等,严重时可引发肠穿孔或腹膜炎。

1、发病机制

蛔虫成虫寄生于小肠上段,当虫体数量过多或受驱虫药物刺激时,可能扭结成团阻塞肠腔。儿童肠道相对狭窄,更易发生此类梗阻。蛔虫分泌的毒素还会引起肠管痉挛,加重梗阻症状。

2、典型症状

脐周阵发性绞痛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伴随肠鸣音亢进。随着病情进展,腹胀逐渐明显,呕吐物可能含有胆汁或粪渣。完全性梗阻时肛门停止排便排气,腹部X线可见阶梯状液气平面。

3、诊断方法

粪便检查发现蛔虫卵可辅助诊断,但阴性结果不能排除。超声检查能观察到肠管内蛔虫团块影像,CT可明确梗阻部位及程度。需与肠套叠、肿瘤性梗阻等疾病进行鉴别。

4、保守治疗

不完全梗阻可采用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等支持治疗,同时使用阿苯达唑、甲苯咪唑等驱虫药物。温盐水灌肠有助于缓解痉挛,但需避免肠管压力过高。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腹部体征变化。

5、手术治疗

出现肠穿孔、腹膜炎或保守治疗无效时需手术干预。常见术式为肠切开取虫术,若发现肠坏死则需行肠切除吻合术。术后仍需规范驱虫治疗,防止蛔虫再度繁殖引发复发。

预防蛔虫性肠梗阻需加强饮食卫生,蔬菜水果彻底清洗,肉类充分煮熟。儿童应定期进行寄生虫筛查,流行地区可每半年预防性服用驱虫药。出现不明原因腹痛时及时就医,避免用力揉压腹部以防肠管破裂。治疗后需复查粪便确保虫卵转阴,家庭成员应同步驱虫以阻断交叉感染。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褐黄病 脑动脉瘤 脐尿管瘘 巴雷特食管 横纹肌溶解症 坏疽性脓皮症 帽状腱膜下脓肿 念珠菌性龟头炎 透明细胞汗腺腺瘤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