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滤过率检查主要包括血肌酐检测、胱抑素C检测、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核素肾动态显像、尿液微量白蛋白检测等项目。
1、血肌酐检测血肌酐检测通过抽取静脉血测量血液中肌酐浓度,肌酐是肌肉代谢产物,经肾小球滤过后极少被重吸收。该指标稳定性较高但受年龄、性别、肌肉量影响,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评估。肾功能下降时血肌酐水平会逐渐升高,但早期肾损伤敏感度较低。
2、胱抑素C检测胱抑素C是一种低分子量蛋白质,由有核细胞恒定产生,完全经肾小球滤过并被近端小管分解。其浓度不受炎症、肌肉量或饮食影响,能更敏感反映早期肾功能损害。检测方法包括免疫比浊法和酶联免疫法,适用于儿童、老年人及肌肉萎缩患者。
3、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通过收集24小时尿液并测定尿肌酐浓度,同时检测同期血肌酐值,利用公式计算得出。该方法能直接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但操作繁琐且易受尿液收集误差影响。计算公式需根据年龄、体重校正,常用Cockcroft-Gault公式或MDRD公式。
4、核素肾动态显像静脉注射锝标记的二乙三胺五乙酸后,用γ相机连续采集肾脏影像,通过计算机生成肾小球滤过率数值。此为金标准检查,可分别评估单侧肾功能,但费用较高且存在辐射。适用于肾移植术后监测、泌尿系统梗阻评估等特殊情况。
5、尿液微量白蛋白检测采用免疫分析法检测尿液中30-300mg/24h的白蛋白排泄量,是早期肾小球损伤的敏感指标。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患者需定期监测,随机尿需用尿肌酐比值校正。阳性结果提示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需结合血清学检查进一步评估。
检查前需避免剧烈运动和过量摄入肉类,部分项目需空腹或规范留取尿液。肾功能异常者应限制高蛋白饮食,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发现指标异常应及时至肾内科就诊,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糖尿病足的发生率较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预防糖尿病足病发需从血糖控制、足部护理等多方面入手。
糖尿病足的发生与长期高血糖导致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有关,表现为足部感觉减退、皮肤干燥皲裂、伤口愈合缓慢。预防措施包括每日检查足部有无破损或感染迹象,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赤脚行走,选择透气舒适的鞋袜。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可延缓神经血管病变进展,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有助于评估长期血糖控制效果。存在胼胝或嵌甲时应由专业人员处理,避免自行修剪造成损伤。吸烟者需戒烟以改善末梢血液循环。
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接受一次足部专科检查,出现足部疼痛、麻木或溃疡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