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耳鼻喉科

鼻塞失去嗅觉怎么办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李延忠
李延忠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嗅觉失灵的原因是什么

嗅觉失灵可能由感冒、鼻窦炎、头部外伤、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原因引起。嗅觉失灵通常表现为气味感知减退或完全丧失,可能伴随鼻塞、头痛、记忆力下降等症状。

1、感冒

感冒病毒可能损伤嗅觉神经末梢或导致鼻腔黏膜肿胀阻塞气味分子传导。感冒引起的嗅觉失灵多为暂时性,常伴随流涕、咽痛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伪麻黄碱片缓解鼻塞,或使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镇痛。鼻腔冲洗有助于清除分泌物恢复嗅觉功能。

2、鼻窦炎

鼻窦炎引发的鼻腔脓性分泌物可能阻碍气味分子与嗅区接触,慢性炎症还可能造成嗅上皮损伤。急性鼻窦炎多伴随面部压痛、黄绿色脓涕,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抗感染,或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减轻炎症。严重病例需考虑鼻窦穿刺引流。

3、头部外伤

额叶挫伤或筛骨骨折可能直接损伤嗅神经传导通路。外伤后嗅觉障碍多表现为突发性嗅觉减退,可能伴随脑脊液鼻漏。早期可使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严重者需神经外科评估是否需手术修复。约三成患者嗅觉功能可在伤后半年逐步恢复。

4、阿尔茨海默病

该病早期即可出现嗅球tau蛋白沉积导致嗅觉识别障碍。患者常主诉闻得到气味但无法辨别,多伴随近期记忆减退。诊断需结合脑脊液检测和认知评估,治疗可使用多奈哌齐片延缓病情进展。嗅觉测试有助于疾病早期筛查。

5、帕金森病

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变性可能影响嗅球信号处理功能。患者多主诉渐进性嗅觉减退,早于运动症状出现。可通过左旋多巴片改善症状,但嗅觉恢复有限。嗅觉功能检测可作为疾病前驱期筛查指标。

建议保持鼻腔清洁,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突发嗅觉丧失需警惕脑血管意外,应尽早就医。慢性嗅觉障碍患者可尝试气味识别训练,使用丁香、柠檬等强烈气味刺激进行嗅觉康复。长期未恢复者需耳鼻喉科专科评估,必要时行鼻内镜或头颅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外痔 苯中毒 腹内疝 结肠扭转 食管异物 肩神经损伤 持续性异位妊娠 浆细胞性骨髓瘤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 后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