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引起的心悸可通过心理调节、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缓解。
心悸是焦虑症的常见躯体症状,多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心理调节方面,正念呼吸训练能帮助稳定情绪,具体方法为缓慢深吸气4秒、屏息2秒、呼气6秒,重复进行可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认知行为疗法中的思维记录技术有助于识别和纠正灾难化思维模式。药物治疗需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选择,常用药物包括盐酸帕罗西汀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和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前两者通过调节5-羟色胺水平改善焦虑,后者作用于多巴胺系统缓解躯体症状。生活干预需保证7-9小时规律睡眠,避免浓茶和咖啡因摄入,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可提升γ-氨基丁酸活性。
心悸发作时可尝试将双手浸入冷水中刺激迷走神经反射,同时配合478呼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