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酸练前喝还是练后喝有什么区别
发布于 2025-05-23 13:15
发布于 2025-05-23 13:15
肌酸在训练前或训练后补充均可,但最佳时机取决于训练目标。练前补充有助于提升运动表现,练后补充则更利于肌肉恢复和合成,具体差异与肌酸吸收机制、训练强度、个体代谢等因素相关。
训练后30分钟内补充肌酸吸收率最高。此时肌肉细胞因运动处于胰岛素敏感状态,能更高效摄取肌酸磷酸盐。练前1小时补充虽能提升肌酸血药浓度,但部分会被训练时代谢消耗。
练前30-60分钟补充可增加磷酸肌酸储备,直接提升高强度运动的爆发力表现,尤其适合力量训练、短跑等无氧运动。练后补充对当次训练表现无直接影响,但能加速ATP再合成。
练后补充通过激活mTOR通路更显著促进蛋白质合成。训练造成的肌纤维微损伤会增强细胞渗透性,此时肌酸与碳水化合物协同摄入可使肌细胞储水增加,形成合成代谢窗口期。
练前补充能缓冲运动中产生的氢离子,延缓疲劳。练后补充则通过调节肌浆网钙离子浓度,减轻延迟性肌肉酸痛。两者对氧化应激的缓解机制存在时序性差异。
耐力型运动员更适合练前补充以维持功率输出,增肌需求者优先练后补充。胃肠敏感者应避开练前补充可能引发的腹胀,采用练后分次摄入策略更稳妥。
建议根据训练类型调整补充策略:力量训练可采用练前0.3克/公斤体重+练后0.1克/公斤体重的分次补充法;耐力训练优先练前单次补充。持续补充5-7天后肌酸达到饱和浓度,此时补充时机影响减弱。搭配快碳补充可提升40%储存效率,避免与咖啡因同服。长期使用需配合补水每日额外500毫升,定期检测肾功能。素食者因膳食缺乏肌酸前体,补充效果更显著。初次使用者建议从练后2克起始,2周内渐进至标准剂量。
上一篇 : 当前是第一篇
下一篇 : 肌酸训练前喝还是训练后喝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