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发布于 2011/08/29 10:55

我们经常会在电视上听到骨质疏松的广告,那么预防骨质疏松有哪些呢?骨质疏松又是一种什么病呢?大家在生活中怎么做才能预防骨质疏松呢?下面专家就来为大家解答这些问题。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老年人弯腰驼背、身高越来越矮;有的人常感觉骨头里面疼痛,还有些人轻轻滑倒,就可能导致骨折,甚至用力咳嗽,就可能“咳”断几根肋骨……这些都可能是骨质疏松症带来的麻烦。据专家估算,我国60岁以上人口骨质疏松患病率,女性大约为50%,男性为20%。据统计,我国老年人骨折发生率为6.3%-24.4%,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得骨质疏松,尤以高龄(80岁以上)女性老人为甚。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吸收(丢失)超过骨形成而导致骨质松脆容易折断的病理状态,可以说,骨质疏松是一种自然的中老年退行性疾病,任何人都会存在,因为一个人50岁的骨头当然比不上40岁时硬。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40岁以后,由于胃肠和肝肾功能逐渐减退,钙的吸收减少而流失增加,体内的钙呈负平衡。45岁以后,每年骨骼脱钙率为3%。一般骨量丢失20%以上时即有可能发生骨折,椎骨、髋骨和前臂骨是骨质疏松症患者最易骨折的部位。而其中髋部骨折对于老年人的危害最大,有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预防骨质疏松第一步是定期做骨质密度测定:骨质疏松的前期往往是静悄悄的过程,出现骨折时,已是严重阶段。女性45岁、男性50岁后应每年测一次骨密度。绝经后女性、有骨质疏松家庭史及有骨折经历等高危人群尤应定期检测自身骨骼状况,以提早发现骨质疏松和评价骨折风险。当您有下列症状,应立刻到医院检查诊治:①体格瘦小②大量摄取咖啡、茶、不当节食减肥者③运动量少,长期坐办公室者④钙、维生素D摄取不足、不喝牛奶及其他乳类制品,少年白发⑤月经来得早的人,40岁以前早期停经,更年期妇女⑥卵巢、子宫、胃或小肠切除者⑦饮食过于清淡或偏高蛋白,嗜烟、酗酒者⑧家族有老年性骨折者⑨长期服用类固醇激素药物的,糖尿病、甲亢等疾病患者。

更年期雌激素缺乏易引起骨质疏松症,妇女进入更年期(平均年龄是49岁左右)后,最大的生理变化就是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缺乏、绝经。雌激素减少带来后果之一就是妇女骨骼中钙质的大量流失,我国女性运动量相对较少,牛奶喝得不多,食物中钙摄入和吸收量不足,绝经后3至5年,平均每年会丢失2.5%的钙,从而引发骨质疏松。

以上就是关于预防骨质疏松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什么问题,欢迎在线咨询专家,他们会给您合适的建议,谢谢您对本站的支持与信任。

骨质疏松http://www.fh21.com.cn/guke/gzss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