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疾病易引发血小板减少

发布于 2011/09/01 16:49

哪些疾病易引发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是常见的一种血液疾病,而且有些疾病还会易引发血小板减少,那么,易引发血小板减少的疾病有哪些呢?下面就请专家来介绍一下易引发血小板减少的疾病。

1、血小板抗体会引发血小板减少

输入同种异体或自体血小板易产生抗体,产生的机制不清楚。抗体与特异的血小板膜蛋白、脂类或糖鞘脂结合,可影响这些成分参与血小板的聚集功能。有些抗体是干扰纤维蛋白原与GPⅡb/Ⅲa-复合物相结合,而抑制血小板功能。还有报道GPⅡb/Ⅲa或GPⅠb/V的自身抗体,也可引起血小板功能抑制。

2、尿毒症

肾移植手术开展较为普遍,这些病人在透析前凝血功能障碍,影响因素也较复杂,引发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主要是血小板功能障碍。表现为数量减少,

出血时间延长,粘附降低,对ADP、肾上腺素、胶原等诱导的聚集反应降低,血小板膜磷脂释放花生四烯酸,TXA2生成、致密颗粒、α颗粒分泌均减少,致密颗粒内容物(ADP和5-羟色胺)也减少,血小板内cAMP升高,PF3可利用性降低,血块退缩不良。主要特征是出血时间延长。这些缺陷的机制不清楚。尿毒症病人前列环素的产生增多,透析无法纠正。但透析治疗可以改善血小板功能和出血时间,减少术中出血。用去氨加压素、雄激素、浓缩红细胞输入可改善出血。

3、肝硬化

晚期肝硬化病人需作脾切除术,或其它手术。

出血时间延长和血小板功能异常与血小板计数减少是一致的。肝病病人的出血与多种因素有关,引发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如凝血因子不足,纤溶亢进,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

4、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血小板减少主要与凝血过程中的消耗有关系。引发血小板减少的原因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及纤维蛋白原降低也可抑制血小板功能。

以上就是哪些疾病易引发血小板减少的相关介绍,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平时多多关注自己的身体,同时做好血小板减少的预防工作,另外,若您对引发血小板减少还有什么疑问,请咨询在线专家!

血小板减少

http://www.fh21.com.cn/neike/xxbjs/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