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大家不了解的小儿麻痹症的临床表现

发布于 2011/12/20 16:16

小儿麻痹症是常见的骨科疾病中的一种,生活中,小儿麻痹症患者越来越多。那大家对小儿麻痹症的临床表现到底又了解多少呢?接下来,就让专家们来为大家分析下,小儿麻痹症的临床表现到底有哪些,让大家不再对其陌生。

1、小儿麻痹症的临床表现前驱期有发热、乏力、全身不适、上呼吸道感染及胃肠炎症状,持续1~4天。

2、瘫痪前期可在前驱期症状消失后1~6天再次发热(双峰热),而至本期,或由前驱期直接进入,或以本期直接起病,有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颈强直、克氏征阳性等,同时常有全身肌肉疼痛、

多汗等小儿麻痹症的临床表现。

3、瘫痪期多于病程2~7日,体温开始下降时出现瘫痪并逐渐加重,至体温正常后停止。瘫痪有以下几类:①脊髓型:最常见,呈不对称弛缓性瘫痪,多为下肢,其次上肢,颈背肌、隔肌、胁间肌亦可瘫痪,近端大肌群较远端小肌群瘫痪出现早且重,感觉多不受影响。

4、恢复期小儿麻痹症的临床表现一般恢复顺序是先四肢远端小肌群,后近端大肌群、肌腱反射随之出现,开始恢复较快,6个月后减慢,多数一年内恢复。

5、小儿麻痹症的临床表现后遗症期某些神经细胞损伤严重,相应肌群功能不能恢复,就会长期瘫痪,肌肉随之萎缩,肢体出现畸形如脊柱侧弯,足马蹄内翻或外翻,手下垂等。

以上内容就是专家为大家所介绍的小儿麻痹症的临床表现,大家要注意一下,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您对小儿麻痹症的临床表现还有其他疑问,请咨询在线专家,专家将为您作出详细解答。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