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分析肝腹水病因

发布于 2012/01/06 18:37

中医认为,肝硬化腹水属于“鼓胀”、“水鼓”范畴,其主要发病的机理与饮食、情志、黄疸积聚等有关。

1.饮食不节如果嗜酒无度、饮食无节制,损伤脾胃,脾虚运化失常,湿浊蕴聚中焦壅阻气机,肝失条达,气血郁滞,脾虚愈甚,气不化水,进而波及于肾,肾司开阖,肾虚开阖不利,水浊渐积渐多,终成水肿。也就是说,过量饮酒,暴饮暴食会损伤脾胃,湿浊聚集在肝、脾等脏器,失去运化水湿的能力,逐渐损伤肾,导致肾虚肾虚

则排水不利而引起水肿。

2.情志所伤情志不畅,气机失于条达,以致肝气郁结,久则气滞血瘀,横逆而犯脾胃,致运化失常,水湿停留。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具有疏通、条达、升发、畅泄等综合生理功能,情志伤肝后,累及脾胃,也会导致水的运化失常,出现腹水

3.黄疸、积聚病延日久,导致肝、脾肾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水湿不化,聚而成水。这方面指出了肝硬化病程较长,造成了肝、脾、肾的严重损伤,则腹水的出现在所难免。

总之,形成

腹水的主要原因是久病体虚,正不胜邪而致水湿停留。虽然中医和西医诊断和治疗方法不同,但并没有矛盾冲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腹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