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的视网膜疾病的诊断方法

发布于 2012/03/25 14:49

视网膜疾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眼睛健康的疾病,严重的可能会导致视网膜疾病患者的失明,对患者的伤害很大。那常见的视网膜疾病的诊断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常见的视网膜疾病的诊断方法。

一般,常见的视网膜疾病的诊断方法有:

1、超声波检查可在屈光介质混浊时了解眼后节的情况,并可对眼后节肿块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这是常见的视网膜疾病的诊断方法。

2、眼底荧光素血管照影检查可了解视网膜、脉络膜循环系统的情况,吲哚青绿血管照影检查可更清晰直观地了解脉络膜血循环动态。

3、检眼镜检查是观察眼底形态的常规方法。间接检眼镜所见视野大、立体感强,联合巩膜压迫可查见远周边部,故临床多用这种视网膜疾病的诊断方法。

4、裂隙灯联合各种前置镜或三面镜检查也可细致地观察眼底各部分,也是常见的视网膜疾病的诊断方法。

5、近年应用临床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是一种非接触性、非损伤性的成像技术,分辨率高,对眼后节特别是黄斑部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追踪及疗效评价都具有重要价值。

6、视网膜电图可依据各波段的异常对视网膜病变作出分层定位诊断,对视网膜疾病的诊断具有重大意义。

以上介绍的就是常见的视网膜疾病的诊断方法,相信大家对此有所了解了。一旦诊断为视网膜疾病一定要立即去医院进行治疗,以免对病情造成严重影响。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