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精液不液化的辨证治疗

发布于 2012/05/02 13:47

中医诊断精液不液化可分为肾阳不足型和湿热下注型,分别利用填精益气、温肾散寒和清热利湿、滋阴降火的治疗方法,并且给予相应的治疗处方。

肾阳不足型

证见:精冷不育,精液粘稠而不液化,阳痿早泄腰酸膝软,畏寒肢冷,夜间多尿小便清长眩晕、耳鸣。舌质淡红,脉沉细迟。

治法:填精益气、温肾散寒。

方药:淫羊藿、续断、菟丝子、何首乌、枸杞子、桑葚子、覆盆子、五味子、车前子、巴戟天、熟附子。水煎2次,分2次温服,一日1剂。

中成药:(1)金匮肾气丸,口服,淡盐开水送服。(2)五子正宗丸,口服,淡盐开水送服。

湿热下注型

证见:婚后不育,精液粘稠不液化,并有脓、白细胞。小便灼热,频繁淋漓,黄赤浊,甚则尿血,伴尿痛感。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滋阴降火。

方药: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生地黄、茯苓、牡丹皮、柴胡、甘草。水煎服,一日1剂。

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口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