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慢性肾小球肾炎的2类抗原

发布于 2012/05/10 13:58

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一组临床表现相似,但病理及发病机制不甚相似的疾病。大量肾活检的病理检查和实验性慢性肾小球肾炎研究表明,大多数慢性肾小球肾炎由免疫因素引起,主要机制为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变态反应。

对于引起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抗原物质有些还不完全了解,已知的大致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抗原两大类。

内源性抗原

①肾小球本身的成分:肾小球基底膜的成分如层连蛋白和Goodpasture抗原(Ⅳ型胶原羧基端球状部的一种多肽)、肾小球毛细血管上皮细胞的Hey-mann抗原(一种膜糖蛋白)、内皮细胞膜抗原、系膜细胞膜抗原等肾小球本身成分。

②非肾小球抗原:核抗原、DNA、免疫球蛋白、免疫复合物、肿瘤抗原、甲状腺球蛋白抗原等。

外源性抗原

①感染的产物:细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伤寒杆菌等。病毒如乙型肝炎病毒、麻疹病毒、EB病毒等。霉菌如白色念珠茵等和寄生虫如疟原虫、Manson血吸虫,丝虫等。

②药物如青霉胺,金和汞制剂等。

③异种血清、内毒素等。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