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概述

发布于 2012/06/19 15:27

中耳炎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中耳的炎症,可累及中耳全部或部分结构,通常是由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好发于8岁以下的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

病因病机

中医称中耳炎为“耳脓”、“耳疳”,认为是因肝胆湿热(火)邪气盛行引起。西医认为中耳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由咽鼓管途径感染最多见。感冒后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现充血、肿胀,纤毛运动发生障碍,致病菌乘虚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是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导致中耳炎的常见原因有:1、擤鼻涕方法不正确;2、游泳时呛水,水通过鼻咽部而进入中耳;3、婴幼儿仰卧位吃奶,奶汁可经咽鼓管呛入中耳;4、吸烟(包括吸二手烟);5、长时间用耳机听大分贝的音乐。

中耳炎分类

中耳炎可分为慢性中耳炎、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骨疡型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航空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粘连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

中耳炎检查

1、鼓膜:表现为光锥缩短、变形或消失,锤骨柄向后、上移位,捶骨短突明显外突、前后皱襞夹角变小。透过鼓膜有时可见到气泡,咽鼓管吹张后气泡可增多。鼓气耳镜检查鼓膜活动受限。

2、拔瓶塞声:分别紧压耳屏后速放,双耳分别试验,患者自觉患耳有类似拔瓶塞时的声响。

3、听力检查:音叉试验及纯音乐听阀测试结果显示传导性聋。听力障碍显着者,应行听性脑干反应和耳声发射检查,以确定是否对内耳产生影响。

4、CT扫描可见中耳系统气腔有不同程度密度增高。

5、分泌性中耳炎可发展为粘连性中耳炎或并发鼓室硬化症。

中耳炎治疗

1、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2、药物治疗。3、鼓膜大穿孔影响听力,在干耳后2个月左右可行鼓膜修补术或鼓室成形术。

4、引流通畅者,以局部用药为主。引流不畅或疑有并发症者,应及早施行根治术。5、中医及中药偏方治疗。6、内窥镜治疗:主要应用于单纯鼓膜修补。

中耳炎预防

1、不要给宝宝挖耳朵,尤其是使用尖锐物体,避免细菌侵入引起感染。2、防污水流入鼻及耳内,在洗澡、洗头、游泳后可用棉签轻轻擦拭外耳道。3、擤鼻涕时不要双手同时挤压鼻子,应一侧一侧进行。4、如发现小儿的听觉及语言发育异常应及时就诊。5、家长应该戒烟,避免小儿被动吸烟,有利于降低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和上呼吸道疾病的发生。6、积极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