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由邪毒引起的皮肤癌
发布于 2012/06/20 10:43
发布于 2012/06/20 10:43
中医认为皮肤癌是由七情内伤、外感邪毒而致,故治疗时多坚持辨证施治的原则,热毒和湿毒引起皮肤癌表现不同,治疗用药也有很大的差异。
1、热毒内蕴型
证见皮肤溃烂,分泌恶臭脓液,口苦且干,低热烦躁,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或有瘀斑点,苔黄,脉弦或弦数。治法:清热解毒,祛瘀扶正。方药:五味消毒饮,含瓜蒌、生薏苡仁、白毛藤、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草根、麦冬、黄芪、茯苓、太子参、白术、北沙参、金银花、甘草。方中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味昔性寒,是清热解毒之主药;配合白毛藤、生薏苡仁、紫草根为主祛邪。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甘草、北沙参,健脾益气养阴,力主扶正;诸药配合祛邪不伤正,补虚不留邪。
2、湿毒内蕴型
证见皮肤癌蜡色囊肿状,内含粘液,逐渐增大,若破溃流恶臭液汁,口粘、困倦、乏力、便溏,脉滑数,舌质暗红体胖,苔厚腻或黄腻。治法:祛湿败毒,软坚消瘀。
上一篇 : 放射疗法治疗皮肤癌的优缺点
下一篇 : 皮肤癌放射治疗的优缺点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