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心肌病介入起搏后并发症

发布于 2012/07/04 16:29

介入永久起搏器是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一种常用方法,但是其并发症比较多,不妨了解下面这几种。

出血和血肿:切口渗血或囊袋血肿多见。术前停用抗凝剂,术中严格止血,术后压迫,一般多可避免。如果血肿较大,应在严格消毒下穿刺排血。

感染:囊袋感染最常见。严格消毒和无菌操作,术前、术后使用抗生素,术中囊袋用PVP碘或抗生素冲洗,可减少感染机会。一旦感染,起搏器移位将不可避免。

皮肤压迫性坏死:囊袋皮肤压迫性坏死的原因中,慢感染占60%,囊袋张力过高占20%,皮肤过敏占20%。一旦发生宜及早更换起搏器位置。

心律失常安放电极时,可引起室性心律失常。所以操作时应动作轻柔,必要时使用利多卡因,准备电复律和临时起搏器。

心肌穿孔:操作电极时用力过猛或电极张力过大,均可致心肌穿孔。表现为左下胸痛,心脏不起搏而胸腹壁随起搏脉冲跳动。电极可穿入左室,也可穿至心外膜。胸片提示电极位置异常。一旦确诊,应将电极撤回心腔,重新定位,一般较少引起心包压塞

感知障碍:感知不良和感知过度常为电极导管因素所致。下调感知灵敏度值可改善感知不良。上调感知灵敏度值、延长反拗期或改用双极导管等可改善感知过度。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