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表面抗原在感染乙肝病毒过程中的意义
发布于 2012/08/02 15:52
发布于 2012/08/02 15:52
感染乙肝病毒后,乙肝表面抗原为首先出现的病毒标志物。
从感染乙肝病毒到血中出现乙肝表面抗原的时间间隔,与接种和感染的途径及其数量有关。如数量大,则时间间隔短,约3周。如输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血液,在输血后2周可检测出乙肝表面抗原。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可在接种后6天检测到乙肝表面抗原。如数量小,则间隔时间长,可达4个月,甚至在6个月以上。
一般在乙肝表面抗原出现后7周出现肝炎症状和肝功能异常,此时常常接近乙肝表面抗原滴度达高峰时间。有人认为症状和肝功能异常出现的早迟和感染途径有关,经血感染65天,经口感染者98天在血液中出现乙肝表面抗原。
在自限性感染时,大多数病人的乙肝表面抗原在血中持续时间为6周:最长达20周。一般在肝炎症状出现后4周内大多消失。通常在患者血清转氨酶达高峰后12周消失,如超过6个月仍不消失,患者可能变为慢性肝炎及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肝表面抗原无症状携带者的乙肝表面抗原持续存在血中可达数年、数十年,甚至终生。
上一篇 : 乙肝e抗原和乙肝e抗体
下一篇 :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可以婚育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