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的自然病程有哪些特点

发布于 2012/10/29 16:39

通常临床上所称的胆囊息肉,目前也被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是一种常见的胆囊粘膜良性增生病变。最常见的胆囊息肉为胆固醇息肉,是由于胆固醇过多刺激胆囊壁粘膜,导致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少部分胆囊息肉为胆囊腺瘤,是由于胆囊壁粘膜中的腺体细胞过度增生而形成的。

胆囊胆固醇息肉一般不具有癌变的可能,一般生长较缓慢,病情相对稳定。而胆囊腺肌增生症是一种癌前病变,患者胆囊切除术后病理检查,部分患者可以发现胆囊腺瘤,其中有部分腺瘤可发生癌变。在胆囊超声检查时不易对于胆囊息肉的性质进行判断,其大小、形状、密度、发生位置常相似。一般只能通过病理检查才能区分这二者的差别。也就是说通过超声检查是不能为胆囊息肉定性的,也不容易判断预后。大的胆囊息肉较小的更易癌变,总体恶变率不超过10%。

有三分之二的患者胆囊息肉为多发,三分之一的患者为单发,其中大部分患者胆囊息肉保持在一厘米以下。约有一半的患者胆囊息肉会长期稳定,直径改变较小,而四分之一的患者胆囊息肉逐渐增大,而另四分之一的患者胆囊息肉会自行缩小甚至消失。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