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患者该了解的抗病毒治疗不良反应
发布于 2012/10/30 17:09
发布于 2012/10/30 17:09
抗病毒治疗可减轻或抑制对肝细胞的损害,是治疗丙肝的最主要方法之一,那么慢性丙肝患者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可能面临哪些不良反应呢?
1、利巴韦林可影响胎儿发育,患者及其配偶应避免怀孕,停药后6个月以后才能怀孕
2、利巴韦林聚集于红细胞并可引起溶血,造成贫血,当血红蛋白突然严重下降时(>2-3g/L)会加重病情,有心肌梗死或心律失常史的病人应谨慎用药。
3、利巴韦林在半衰期长、经肾排泄,肾衰者可出现难以控制的溶血。
4、利巴韦林不能经血液透析去除,所以肌酐清除率<50ml/min者不用此药。
5、干扰素有骨髓抑制作用,在治疗的第一个月最明显,使用的最低限度为Hb>12g/L,中性粒细胞>1.5×109/L,血小板>75×109/L。
6、干扰素对神经系统的直接作用,可引起病人不适、疲乏、易怒,有时抑郁,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最好不要干扰素治疗。
7、甲状腺炎可发生于干扰素治疗的病人,对无症状可每隔3个月检查甲状腺激素,有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可对症处理。
瘙痒和皮疹,少食多餐可有助于缓解消化道症状。
上一篇 : 丙肝抗病毒治疗的常用方案及注意事项
下一篇 : 儿童慎用干扰素治疗丙肝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