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相关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处理措施
发布于 2012/11/06 16:45
发布于 2012/11/06 16:45
乙肝是医务人员面临传播危险性最大的血源性疾病,慢性感染及病毒携带者血液中HBV浓度很高,即使HBsAg阳性的血浆稀释1000万倍,注射后仍可引起乙肝病毒感染。
医务人员在治疗过程中与乙肝患者有较多接触,不小心接触患者的血液和血制品就可能感染乙肝病毒,应当立即实施局部处理措施。
1、医务人员不小心接触患者血液后,应及时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污染的皮肤5分钟,如眼睛受到血液、体液喷溅,可用生理盐水冲洗。
2、如因注射、手术操作等导致皮肤出现伤口,应当在伤口近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安尔碘、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被暴露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做好局部处理措施之后,应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提供暂时性的被动保护作用。尤其已知接触源为HBsAg阳性者,则接触后应在24小时内注射,注射HBIG剂量为0.06ml/kg体重。
上一篇 : 乙肝患者如何进行有效母婴传播阻断
下一篇 : 如何应对注射乙肝疫苗无效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