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病变可导致椎动脉型颈椎病

发布于 2012/11/08 14:56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一种,由于椎动脉受压迫或刺激而引起其供血不足所产生一系列症状,原因很多,其中血管病变最为常见。

血管动力学异常

椎动脉型颈椎病多见于中年以后,颈椎本身的退变加上血管的弹性回缩力减弱,可以导致发病,如果颈椎的活动量比较大,尤其是旋转、前屈等动作,都可以使椎动脉处于被牵拉状态,从而加速了血管的退变,颈椎病症状也随之加重。

动脉硬化性改变

患者步入中年之后,全身动脉可出现程度不同的硬化性改变,尤其是椎动脉,硬化程度与年龄成正比,如果血管壁上出现粥状斑,则加速这一病变过程。

椎动脉血流受阻

椎间隙退变的同时,椎间隙的间距变窄,直接破坏了椎动脉本身与颈椎骨骼之间原有的平衡,容易出现折曲、增粗及弯曲等改变,以致椎动脉血流受阻。

血管变异

解剖材料表明椎动脉容易出现变异,包括横突孔的分隔、环椎上方椎动脉沟的骨环形成、矢径及横径的改变、血管数量的差异、两侧血管的不对称及口径不一等等,均与椎动脉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直接关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