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增大 精神疾病随之而来

发布于 2012/11/20 10:45

年纪的衰老、角色的转换、丧偶、空巢家庭、身体疾病等因素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出现抑郁焦虑痴呆、睡眠障碍等精神健康问题。老年人精神健康专家指出,要预防老年人出现精神病,需提升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而这不仅要提高公众对老年人精神疾病的知晓率,还要多鼓励老年人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和社会活动,增加老年人心中的正能量。

抑郁焦虑痴呆症困扰老年人

在老年人常见的精神疾病中,抑郁症的发病率最高。60-65岁以上的老人都会出现抑郁症,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老年人抑郁症的表现不同于年轻人,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情不佳、情绪不高、不快乐、感觉不幸福、丧失兴趣、身体上出现不适,甚至出现不想活动、少言少语、记性下降或睡眠问题,如无法入眠。除此之外,由于精神病作为一种长期慢性复发的疾病,若在年轻时患过精神疾病或躁狂发作等,也有可能会延续到老年。但如果抑郁症是在老年所发,就可能出现一些依赖性症状,如对安眠药的依赖,若身体上患有

痛风、癌症和骨折等疾病,也会较易出现抑郁症。

焦虑抑郁相伴,是很难区分的一对“姐妹花”,其症状不同于抑郁的“内向”,焦虑症患者更多的是抱怨,老是埋怨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过分担忧、心烦坐立不安,抱怨身体不舒服,反复找医生看病,常年晚上睡不着等。抑郁症最严重的后果是自残致死。吴东辉指出,抑郁症导致老年人自杀的比率很高,约三分之二自杀的老年人都是由抑郁症引起。而且老人抑郁症的就诊率非常低,只有10%左右的抑郁患者会自发到医院去就诊。

老年痴呆症有两种,一种是大脑功能的退化所引起的痴呆症,俗称“老年性痴呆”,另一种是脑卒中引起的心血管性痴呆。老年痴呆主要表现为记性下降、言语出现问题如失语。也会出现一些失认失用的情况,即老年人忽然认不出一些物品或者一些常用的物品却变得不懂使用。老年痴呆症发病的密集年龄段为65岁以上,年龄越高越容易发生。早期治疗可通过认知训练和药物来改善,到后期则只能以护理为主了。

睡眠障碍是指经常白天睡觉,晚上却睡不着、失眠的情况。判断是否患上睡眠障碍,主要是根据之前的生活作息习惯而定,如以前的睡眠时间为5-6小时,现在睡眠小时,但若白天够精神的话,就没什么大碍。倘若习惯10小时的睡眠时间,而现在只能睡5小时,且白天出现没精神或者易困等症状,就可能出现问题。但一般来说,老年人每天睡5-6小时就已经足够。

由于时间充裕,生活比较自如,老人想睡就睡,很容易出现“白天睡了,晚上睡不着”的情况。因此,若出现失眠问题,应规律作息。如果调整后未得到改善,就要及时到医院让医生指导或治疗。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