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炎病情不同治疗原则也不同

发布于 2012/12/17 10:51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由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引起的肝脏炎症,免疫抑制剂疗法是治疗的主要方法,对于不同程度的患者来说,免疫抑制剂应用原则也不相同。

1、无症状或轻度活动性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

发病初始无症状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预后良好,无需任何免疫抑制治疗,但即使患者没有表现出临床症状,但只要有生化或组织学病变活动的依据,就应接受免疫抑制治疗。

2、重度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

重度自身免疫性肝炎在接受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后临床症状、组织学特征和生存率均改善,可采用强的松与硫唑嘌呤联用或单一大剂量使用强的松。

3、非活动性肝硬化患者

静止期肝硬化患者血清转氨酶正常或接近正常,肝活检未见炎症细胞,接受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后不良反应风险增加,不宜进行治疗。

4、失代偿期活动性肝硬化患者

失代偿期患者应考虑使用皮质类固醇治疗,即使患者出现过食管静脉破裂出血或难治性腹水,其对药物仍有较好应答。

5、肝脏失代偿或药物治疗不耐受或无效的患者

肝移植术肝脏失代偿或药物治疗无效或对免疫抑制疗法不能耐受的患者如有肝移植指征,均可考虑肝移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