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有助面肌痉挛诊断

发布于 2012/12/19 11:49

磁共振指的是自旋磁共振现象,包含有核磁共振、电子顺磁共振或称电子自旋共振。用于医学检查的主要是磁共振共像。

磁共振SE序列虽然能较好地显示面听神经,但由于存在血管流空效应,其周围血管呈低信号,往往不易显示,对由于因血管压迫引起的面肌痉挛,SE序列常无法明确诊断。而3D-TOF序列成像能清晰显示面神经、三叉神经与临近血管之间的解剖关系,可以明确面神经干是否受迂曲的动脉血管压迫或与其相接触。临床面肌痉挛患者中,磁共振3D-TOF序列成像约有80%以上的患者可显示有血管压迫神经和接触征象,说明面肌痉挛症状的有无与脑池段面神经血管压迫接触有关。所以磁共振3D-TOF成像作为一项新的影像学检查技术,给面肌

痉挛患者在临床定位、定性诊断和治疗方面提供了可靠依据。

磁共振成像是一种使用磁场及射频脉冲进行的特殊检查,安全、准确、无创伤、对人体无害。由于磁共振使用的是强磁场进行检查,装有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瓣膜、人工角膜、血管术后金属夹、气管插管、避孕环、金属异物及人工关节等患者要先向医生说明自己的情况,以确认能否进行此项检查。否则可能会因磁体的吸引力而使金属异物的位置移动,造成危害。进入扫描室前一定要将随身携带的金属物品放在候诊室。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