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凝术治疗草莓状血管瘤的作用机制

发布于 2012/12/27 11:40

草莓状血管瘤属于毛细血管瘤的一种,生长于皮下脂肪层,在浅筋膜外侧,容易凸起于皮肤表面,草莓状血管瘤常常呈红色,这是由于瘤体将皮肤撑薄,所以皮肤透出了红色。草莓状血管瘤多发于婴幼儿,由于年龄比较小,所以若使用药物治疗则易出现毒副作用,所以使用高频电凝术治疗婴幼儿草莓状血管瘤,具有副作用较少,且根治率较高的优点。

高频电凝术治疗草莓状血管瘤的原理是,在瘤体中产生超声高能振荡和电生化振荡场,经波导效应直接作用于瘤体细胞膜及血管周围组织中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是血管壁乳化、凝固、收缩,瘤体迅速缩小,直至消失。治疗后10~15天内,病灶部位能产生大量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使原血管瘤周围的组织弹性和韧性大大增加,局部血管就失去了再畸形及扩张的能力,治愈后几乎不会出现复发。

高频电凝术的适宜人群为婴幼儿,一般出生1个月的婴儿至10岁血管瘤患者均能接受治疗,但严重心脏病、血友病、白血病患者不能进行治疗。治疗次数视瘤体大小而定,一般需要1~3次,即可治愈。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