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胺类物质代谢紊乱可致躁狂抑郁症

发布于 2012/12/27 12:01

躁狂抑郁症的病因尚不清楚,大量的研究资料提示与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神经内分泌功能异常及心理社会因素有关。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单胺类物质代谢紊乱学说。

单胺类物质在哺乳动物中发挥重要生理作用,已知的物质主要包括儿茶酚胺和吲哚烷基胺,前者包括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后者主要是指5-羟色胺(5-HT)。这两类单胺类物质在脑组织内浓度高低变化与躁狂抑郁症有一定的关系。NE浓度过低因而不能兴奋脑内肾上腺素能受纳器时,就会出现抑郁症状;反之便出现躁狂表现,而使用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利舍平、地昔帕明等影响NE浓度的药物,可改善或诱发躁狂抑郁症状。神经化学和药理学发现抑郁症患者脑内DA功能降低,而躁狂症患者脑内DA功能提高。DA的前体左旋多巴(L-DA)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症状,使躁狂抑郁症患者的躁狂症状加重。5-HT的功能活动降低与患者的抑郁心境、

食欲减退失眠、昼夜节律紊乱、内分泌紊乱、性功能障碍、活动减少、焦虑不安等密切相关,使用相应的抑制药物可有效改善症状。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