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抗贫血药物应用范围不同
发布于 2013/01/10 10:32
发布于 2013/01/10 10:32
铁剂、红细胞生成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雄性激素类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在临床中可治疗不同类型贫血,是常用的抗贫血药物。
1、铁剂
铁剂主要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目前临床中常用铁剂包括硫酸亚铁、枸橼酸铁铵和右旋糖酐铁等,口服铁剂一周,血液中网织红细胞即可上升,10~14天达高峰,2~4周后血红蛋白明显增加。但达正常值常需1~3月。
2、红细胞生成素
红细胞生成素是由肾脏近典小管管周细胞产生的糖蛋白激素,促成红细胞成熟,使网织细胞从骨髓中释出,主要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肿瘤化疗及爱滋病药物治疗等引起的贫血。
3、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对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也有一定的疗效,泼尼松(强的松)、地塞米松等较为常用。
4、雄性激素类药物
丙酸睾酮、司坦唑、达那唑等雄性激素类药物可刺激红细胞系造血细胞增生,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必需药,对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发的贫血也有较好疗效。
上一篇 : 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4类常用药物
下一篇 : 中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3种方法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