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失调可致非酒精性脂肪肝

发布于 2013/01/16 10:30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度的病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指除酒精和其他病因所致的脂肪肝,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本病呈世界性趋势,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其病名未曾见于中医古籍,可将其归属于“痰浊”、“湿阻”等范畴。

中医认为造成非酒精脂肪性肝病的病因众多,如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过度、高龄肾虚等,其中情志失调所致本病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

中医认为,情志不调,即七情失调(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可以导致体内阴阳、气血的紊乱或盛亏,从而发生病理现象。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脾胃运化。肝主疏泄的功能正常,则脏腑、经络生理活动协调;若情志失调,肝失疏泄,则气机阻滞,影响气血、津液运行,及脾胃功能。

《金匮翼·胁痛统论》中说道:肝郁胁痛者,悲哀恼怒,郁伤肝气。因此,情志失调,肝失疏泄,肝气郁结,气机阻滞,血流不畅,久则气滞血瘀,瘀阻肝络,则会发为本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