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瘫痪期的症状有哪些

发布于 2013/01/25 15:41

小儿麻痹症的瘫痪期常在患儿体温下降时出现,病情呈逐渐加重状态,当体温恢复正常后停止发展。

1.脊髓型:最常见,患儿可出现迟缓性瘫痪,呈不对称性分布,伴有肌力减退和腱反射消失。下肢及大肌群较上肢及小肌群更易受累,但也可出现单一肌群或四肢均受累的情况。颈背肌、膈肌和肋间肌受累,可出现梳头及坐起困难、呼吸运动障碍等症状。

2.延髓型:又称为球型,因系颅神经的运功神经核、延髓呼吸中枢及循环中枢被侵犯所致,站瘫痪型的5%~10%。呼吸中枢受损时,患儿可出现呼吸不规则

呼吸暂停的症状;血管运动中枢受损,可出下面血压及脉率的变化,两者均为致命性病变;颅神经受损时,可出现相应的神经麻痹症状,以面神经和第X对颅神经受损最多见,如面肌瘫痪可导致患侧失去表情、眼睑闭合不全、口角偏向健侧等症状。

3.脑型:此型较少见,主要为神经系统症状。患儿可出现高热烦躁不安、惊厥、嗜睡及昏迷的症状,并伴有上运动神经元痉挛性瘫痪的相关表现。

4.混合型:此型症状较复杂,通常表现为以上3种类型症状同时存在。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