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急性肝炎患者康复的常见不良心理

发布于 2013/03/06 11:31

急性肝炎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很多急肝炎患者由于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在发病后往往会出现以下不良心理,对病情的康复产生不利影响。

1.恐惧、悲观心理

此类急性肝炎患者对疾病缺乏一定的认识,不够重视自身的病情,在治疗过程中常不配合,不注意休息和饮食,常出现明显的心理反应,认为肝炎是不治之症,预后差,甚至会向肝硬化肝癌发展。家属要为患者设立整洁、舒适居住环境,保持居室安静,尽量排除不良因素,但不可乱施同情,以免加重患者病情。

2.孤独、抑郁心理

此类急性肝炎患者认为肝炎具有传染性,怕给家人带来不良影响,往往拒绝家人来探视、陪护,但其内心又很渴望家人的陪伴。家属应让患者了解各种肝炎的传播途径,应该注意些什么,不应草木皆兵,弄得无所适从。积极帮助患者增强体质,树立自信心。

3.自卑、多疑心理

这类急性肝炎患者怕影响工作、社交,甚至拒绝正常程序的检查、治疗,隐瞒病情。家属应该主要学习急性肝炎的相关知识,向患者说明急性肝炎只要积极治疗是可以治愈的,同时说明检查治疗的重要性,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4.冷漠、无畏心理

这类急性肝炎患者不能正确对待病情,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不积极配合治疗。家属可应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使患者冷漠、无畏心理得到改善,从而配合治疗。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