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与埋线可治疗周围性面瘫

发布于 2013/04/15 10:57

周围性面瘫主要表现为面部表情肌瘫痪,不能皱额,额裂消失,眼裂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口角歪斜,病侧鼻唇沟变浅等,是由病毒侵袭面部神经和神经通过部位所致,在急期如果经过治疗症状未改善,可使用以下两种方法治疗。

1.穴位注射治疗

在周围性面瘫的急性期经过治疗,面肌运动仍未恢复者,可采用穴位注射疗法:取患侧面肌功能障碍明显部位附近穴位为主。取穴:阳白、瞳子髎、迎香、禾髎、地仓、颊车、颧髎、承浆。用维生素B1注射液1毫克,维生素B12注射液0.5毫克,每次选穴4~5个,每穴注入0.3~0.5毫升,隔日一次。

2.穴位埋线治疗

经过穴位注射治疗2个月病情无好转的顽固性面瘫,可采用穴位埋线。主穴:地仓透颊车、牵正。配穴:1、部分额纹消失,不能皱眉,加阳白透鱼腰;2、

眼干流泪,加瞳子髎透太阳;3、人中沟歪斜,加人中、承浆;4、鼻唇沟变浅,加迎香。方法:在无菌操作下碘伏消毒所选穴位周围皮肤5厘米,铺洞巾,2%的利多卡因局麻,将2-0号羊肠线剪成2~3厘米放入9号腰穿针空管内,退出针心,将针刺入穴位皮下肌层适中的深度,约2~5厘米,将针心从针管上端插入官腔内,一手轻提针管,一手轻推针心,把羊肠线植入穴位深部,拔出针体,纺纱按压针孔,外敷创可贴1~2天。25~30天羊肠线完全吸收后可进行第二次穴位埋线治疗,3次为一疗程。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